光之远征团跨服战

30年了!为什么Beyond黄家驹的音乐,依旧爆火?他是如何做到的?

《海阔天空》的作曲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和弦形式。1993年,四大天王的音乐大多以简单的三和弦为主,而黄家驹则选择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挂九和弦(add9),这是至今都不常见的和弦形式。挂九和弦是在大三和弦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九度音,它将原本简单的和谐感,转化成了一种略带沉重的、负担感十足的情绪。通过这种和弦的编排,黄家驹完美地捕捉到了妥协与复杂情感的矛盾,使得这首歌的作曲不仅具有足够的听觉张力,而且充满了细节和层次。

四大天王的作品通常采用简单的大三和弦,这种和弦给人的感觉非常和谐、温柔。例如,C大三和弦由C、E、G组成,简单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创作出极为和谐的旋律。但这种和谐的音乐往往缺乏情感上的起伏和深度。因此,在1983至1993年间,这种大三和弦的使用几乎成了主流,因为当时的听众对音乐的认知较为简单,音乐的情绪并不复杂。但到了今天,当我们听到大量的大三和弦时,就会发现它们显得过于简单,甚至带有一种陈旧感。它们的情感缺乏层次,仿佛只是简单的儿歌。

而黄家驹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增加了挂九音,使得这首歌曲的和声结构变得复杂而丰富。具体来说,挂九和弦将原本的“135”音程转变为“1235”,加上一个“2”的音程后,整体的和谐感被打破,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张力。这种从和谐到不和谐的过渡,给作品带来了独特的艺术美感。这种艺术上的美学追求,正是Beyond的音乐与其他同代作品的最大区别。

另外,黄家驹的作曲风格中,还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技巧,那就是选择九度音而非七度音。七和弦的七度音会产生较强的紧张感,虽然它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流行,但如果将它应用在《海阔天空》这样一首充满气势的歌曲中,便会显得过于压抑,缺乏那种广阔的、向上的气氛。而九度音的加入则恰到好处,它的紧张感远不如七度音,反而能带来一种柔和且不失张力的音乐效果。

这种巧妙的九度和弦选择,使得《海阔天空》成为一首在2025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的经典之作。而黄家驹的乐理水平和作曲技艺,也让他在当时的香港乐坛中脱颖而出,甚至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歌手。很多人误解黄家驹不懂乐理,其实,黄家驹在乐理的运用上远超同期的其他创作人,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情感的流露,更是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技巧的体现。

举个例子,《海阔天空》中的副歌部分,黄家驹没有像其他同代人那样将尾音放在低音区,而是故意将其放置在高音区。这一选择使得整首歌的副歌部分显得更为高昂,情感的起伏也更加激烈。正常情况下,作曲者会选择在副歌的尾音中使用低音,以便为歌曲的下一段做铺垫。但黄家驹却突破了这一常规,他通过Solo部分来补充高音部分的力量,避免了人声的局限性,这让整个作品更加完整和具有表现力。

总之,黄家驹的作曲才华和Beyond乐队的音乐之所以能在时间的洗礼中依然焕发光彩,正是因为他们在和声、和弦、声部处理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的精细和完美。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对音乐语言的深刻理解,也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听众。无论时间如何流转,Beyond的音乐都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为什么屁股总是痒
Ozone揭小巨蛋演唱會前崩潰爆哭 駁解散再投震撼彈


最新发表

友情链接